稽古有得,随时札记

“海外关系黑六条”的反动实质

原载于《南方日报》1978年1月24日

如何看待华侨国内外家庭亲属间的关系,是侨务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才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政策,团结国外国内广大华侨、侨眷、归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五年就发出“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的光辉指示。敬爱的周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还应该做好侨务工作,进一步团结海外爱国侨胞,妥善地照顾在国内的侨眷和安置归国的华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根据毛主席的光辉指示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制订了一系列侨务政策,对团结教育广大侨眷、归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对扩大海外华侨爱国统一战线和国际统一战线,配合解放台湾的斗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二十多年来,尽管刘少奇、林彪、特别是“四人帮”对毛主席亲自制定、批准的侨务工作方针和政策进行了各种干扰、破坏,但是在侨务工作中,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

……

爱棠村掘尸案和斯励之死

爱棠村掘尸案

1931 年 11 月,上海各大报纸竞相报道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案,法租界姚主教路爱棠村两户民居院内挖掘出多具尸体。经证实,这些尸体是已叛变的中共特科领导人顾顺章失踪多月的家属。这就是当年轰动一时「爱棠村掘尸案」,后世亦称为「顾顺章灭门案」。

1931 年 11 月 25 日,《民国日报》的报道

1931 年 11 月 25 日,《民国日报》的报道

……

新切尔卡斯克事件

新切尔卡斯克事件,又称作新切尔卡斯克惨案(俄语:Новочеркасский Расстрел)。事件发生于1962年6月2日,苏联军队和克格勃对新切尔卡斯克手无寸铁的示威工人开枪。事件造成26人死亡,87人受伤。事后200多人被捕,其中7人遭到处决。2020年的俄罗斯电影《亲爱的同志》所描述的便是这起事件。

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工人流血事件纪念石

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工人流血事件纪念石

……

    一部1973年美国人在上海拍摄的纪录片

    偶然在 B 站发现了一部关于上海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来华的美国广播公司记者拍摄于1973年。考虑到拍摄时的时代背景,确实是相当稀有的影像资料。

    snapshot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3年美国广播公司在北京设立第一个记者站,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广播公司两名记者来到中国,用镜头记录了上海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在这次美国记者来华的一年以前,意大利左派导演安东尼奥尼受到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华拍摄一部旨在宣传中国正面形象的纪录片。这部由意大利导演拍摄的名叫《中国》的纪录片后来成为了中国高层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冠以「反华」的帽子而受到疯狂批判,以至于国内虽然没有几个人看过,但却妇孺皆知。

    和意大利人安东尼奥尼那部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不同,这部由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的相关资料很难在网上搜到。我试图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来还原这部纪录片的背景。

    首先根据B站视频的简介,可以找到该视频在 YouTube 上的原始出处:

    通过 Google 搜索,找到一篇2004年的中文报道——《美国广播公司相隔30年的上海记录》(见文末)。通过这篇报道可以得知,这部纪录片拍摄于1973年的秋天,拍摄两位的记者分别是当时ABC驻香港站记者特德·科佩尔和斯蒂夫·贝尔,而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The People of People’s China》。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

    (1)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六十年的光辉战斗历程。为了总结党在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经验,有必要简略地回顾一下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11年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改变。无论是当时的国民党,还是其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

    消逝于上海的市场和商店

    柳林路服装市场

    1980年10月19日,柳林路开设经营服装为主的小商品市场。

    起初的柳林市场,卖节约领、尼龙包和玩具等。翌年,增成人服装、童装童袜和皮革制品等,达七十多个品种;从零售为主拓至批量销售。

    1985年,柳林路成为上海第一个有活动摊房的专业服装市场。路两侧建PVC型塑料封闭式摊房,沿路破墙或改建开店,遂为全国闻名的服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