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 Thinking
为了健康别想太多
很多人希望自己发布在个人社交网络空间或者其他小圈子的内容不要被署名转发至他处。换句话说,作者不介意别人转发、修改或再次创作自己的作品,但是不希望再次发布的时候携带原作者的信息以及原始内容的出处,比如用户不希望自己发表的内容被别人以完整截图的形式转发。因此,我模仿 BSD License 的内容,起草了一份「佚名创作者许可 v1.0」,简称 AC 许可,全文如下:
……
起因是某天在网上看到如下视频:
视频下面的评论自然是一边倒地谴责打人的男孩和教唆打人的家长,也有指责看客冷漠,还有人发动群众要对男孩进行网暴,甚至发出死亡威胁的。
大部分人通过这个视频,会脑补出一部「野蛮家长霸凌孤儿寡母,冷漠看客袖手旁观」的苦情剧。然后键盘看客们按耐不住的「正义感」就喷薄而出,大有致「施暴者」于死地而后快的势头。但是只要认真看完视频可以发现,那个所谓的「施暴者」男孩并不太会打架,甚至动作有些胆怯,再结合视频开头男孩的父亲拉开男孩衣领,对周围人说的那句「都给我们抓破了」,我们还能脑补出另外一个故事:打人的男孩之前被女人怀里的那个孩子欺负了,他的父亲和女人理论,女人非但不道歉,还说:「小孩子打架又没啥关系」之类的话激怒了男孩的父亲。气急败坏的父亲心里肯定想:「你不是小孩子打架没关系么,那我就让我家孩子揍你家娃」,于是就发生了视频中的那一幕。
……
「东德错误」最早可能是知乎上某人提出的,指东德在利用西德经济危机进行政治宣传时,多次使用西德失业者排队领取救济面包的照片,然而没想到的是东德人看到西德失业者的穿戴这么好,从而产生了心不平衡理,导致宣传起到了反作用。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官方评论区翻车」现象。
……
那大概是我小学二年级,也可能是三年级的一个午后,也许是上午吧,年代太久已经记不清了。不过我还记得小学的课程表在上午总会排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主课,而思想品德课这种不太重要课程大概率是排在下午的,所以姑且就认为是午后吧。
那堂课讲的具体内容也已经很模糊了,主题大概是歌颂英雄,号召在座的小学生们向英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云云。课本上的内容讲完后,按照惯例,就进入学生提问环节。
……
家中长辈患有糖尿病,一直服用法国施维雅的格列齐特缓释片,血糖控制得很好。然而自从药品集采后,医院就只有杭州国光的格列齐特缓释胶囊了。但是国产药效果并不好,无法有效控制住血糖,换回原研的格列齐特缓释片血糖就能控制住。通过和病友交流,也发现这并不是孤立现象。
看到网上有人讨论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的新闻,我就据实讲出自己的切身遭遇。没想到犹如将鞭炮扔进了粪坑——激起千层屎。各路「专业人士」纷纷跳出来指责我造谣、不懂瞎说、给行业抹黑,满口「一致性评价」、「DMPK」云云。简而言之就是要我闭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