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复兴岛公园
复兴岛在杨浦区东南部,黄浦江下游,距吴淞口6公里。南起定海路桥,北近虬江口,呈月牙形,长3.42公里,中部最宽处550米。目前岛上主要分布着一些中央部属、市属企业和部队单位,也有少量居民。
该岛原为黄浦江中一处浅滩,其东为黄浦江主航道,西为运河浅水航道。清光绪三十二年已成雏形,1915、1916年在浅滩东侧抛石筑堤,滩面淤高。1925年,在南段三角形区段再抛石围筑土堤,充以泥土,1926年7月填成陆地。1928~1930年在中段再填充泥土,1930~1934年北段填泥、围埝,终成新岛。上海浚浦局在该岛兴建体育会,供员工日常娱乐、锻炼之用。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占领该岛,划为禁区,更名为定海岛。同时,将岛上的浚浦局体育会进行改建。改建后的体育会,成为典型的日式庭院,院内遍植樱花。
1945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该岛因此更名复兴岛。1948年10月,上海市政府将复兴岛归还浚浦局使用,同时在体育会内树立一块“复兴岛收回纪念碑”,该碑毁于1966年。
1949年,上海政权更迭,上海市港务局接替上海市浚浦局使用该岛及岛上体育会。1951年1月,市港务局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议,将体育会改建为公园。市政府遂采纳该建议,交由当时上海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修整。同年5月28日,复兴岛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1972年,管理部门沿共青路兴建围墙及售票亭。1976年,园内煤屑路均改为混凝土和石块。2009年,上海市和杨浦区两级政府园林机构开始对该公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大规模整修。该年年底,工程完成,园林基本恢复原有旧貌。
公园内有当年浚浦局体育会遗存的一栋砖木结构的别墅建筑,名叫“白庐”。1949年4月26日,蒋中正自宁波坐太康号军舰驶抵复兴岛公园码头,在沪的最后的半个月内居住于此,期间召见守卫上海的国军团以上军官,并向部分中央军校毕业生训话。5月7日,蒋中正由此坐江静轮离开上海本土。

沿定海路经定海桥,由岛南端步行进入复兴岛。

定海桥为东西走向,其北面可见复兴岛运河。

复兴岛运河和苏州河差不多宽。

定海桥的南面可见黄浦江。此处江面还是挺宽阔的。从此地黄浦江的上游17公里处就是吴淞口了。

岛上唯一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共青路,贯穿全岛。可能是上海最为笔直的且没有岔路的地面道路了。

笔直的林荫大道,如果没有两边的工厂发出的噪音和异味以及偶尔经过的大卡车排放的尾气和扬尘,环境还算不错。

车很少。看到有一辆没牌照的小车来来回回,估计是在练车。

冒死跑到马路中间拍一张。

岛上唯一的公交线路——577路。终点站就在岛的北面。

一辆路过的577路公交车。

马路西侧的民宅。

马路东侧的造船厂。

貌似是某个仓库。之前路过好几处兵营或军事驻地,没敢拍照,怕被当场击毙。虽然门口根本就没有卫兵。

走了半天总算看到地铁站的标识了。

造船厂里的行车,或者叫龙门吊。

远处蓝色的老式吊车。小时候在苏州河边上经常看到这种样式的吊车。只是尺寸要小很多。

路边的单身汪。

终于走到地铁站了。复兴岛公园还要继续向前。

某仓储公司的入口。

还挺深的。这里大概是岛上最宽的地方了。

总算来到了公园。

公园简介。

门口进去的就能看到的“复兴石”。

介绍说公园南侧是日式庭院风格。

然而完全没看出日式在哪里喂。

小径通幽。

这里是公园中心的心形湖。水已经不多了。

没看出来是心形啊。

逮到一个汉服野拍的妹子。

长亭。有对小两口在亲亲我我,等他们走了再拍的。

远看以为是口井,近看不知道是个啥玩意儿。

公园北侧是一个一万平方米的草坪。

确实是蛮大的呀。

草坪一角。

公园北侧的白庐。

里面锁着了不让进,只能在外面拍几张。

一处玻璃窗被人砸开了,能看到建筑内部。很浓的一股霉味。

从公园出来继续往北走,可以看到共青路的尽头了。

又是一个仓库。

海安路桥。过了桥就算是出岛啦。

共青路继续向北还有条小路,地图上标识的是上海东海制药公司。这里面才是岛的最北端,就不进去了。

往回走,来到577的终点站,发现车刚刚开走,算了,走到地铁站吧~

最后一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