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乌合之众

起因是某天在网上看到如下视频:

视频下面的评论自然是一边倒地谴责打人的男孩和教唆打人的家长,也有指责看客冷漠,还有人发动群众要对男孩进行网暴,甚至发出死亡威胁的。

大部分人通过这个视频,会脑补出一部「野蛮家长霸凌孤儿寡母,冷漠看客袖手旁观」的苦情剧。然后键盘看客们按耐不住的「正义感」就喷薄而出,大有致「施暴者」于死地而后快的势头。但是只要认真看完视频可以发现,那个所谓的「施暴者」男孩并不太会打架,甚至动作有些胆怯,再结合视频开头男孩的父亲拉开男孩衣领,对周围人说的那句「都给我们抓破了」,我们还能脑补出另外一个故事:打人的男孩之前被女人怀里的那个孩子欺负了,他的父亲和女人理论,女人非但不道歉,还说:「小孩子打架又没啥关系」之类的话激怒了男孩的父亲。气急败坏的父亲心里肯定想:「你不是小孩子打架没关系么,那我就让我家孩子揍你家娃」,于是就发生了视频中的那一幕。

那么,以上两个故事哪个更合情合理呢?我个人觉得显然后者更合情合理。这里且先不论这位家长的做法是否正确。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类似第二个故事中的剧情,那么这位家长的做法似乎不怎么「十恶不赦」了。我估计还会有一半的舆论导向打人的孩子,而声讨被打的「熊孩子」母子。

这让我想到了曾经轰动一时的「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明明是作为施暴者咸猪手熊孩子的一家,在网上反咬一口、颠倒黑白,不明所以的键盘侠对女医生发动网暴,导致女医生不堪压力自杀。女医生自杀后,舆论反转,键盘侠再对咸猪手一家发动网暴。反正敲敲键盘也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闹剧无论怎么发展也不会伤及键盘侠分毫。

网络传播无疑把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事情给放大了,传播者按照自己的理解随意截取,预设立场。而围观者按照自己的刻板印象,将情节按自己情感需求来套用各种模板化的桥段。大多数网民的脑容量只能放得下一部抖音短视频而已。乌合之众们在乎的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事情所演绎出来的故事能否为它们提供「情绪价值」。

01

不想再展开讨论了,累了。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