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代码泄漏事件的时间线
事件导火索是9月25日,在 V2EX 上有人发了一个帖子:《github 上 fork 了一个项目,有人发 PR 让我删掉,我该怎么办?》 地址:https://v2ex.com/t/223610 (同时,有人在Ruby China上发了类似的帖子,但是我并没有看到,据说已经被删除了)
该楼主说有人给他发Pull Request,要求他删除一份fork的代码。发起这个PR的 github 用户叫“ChuPeng”。 项目的原始地址是:https://github.com/gdby/NewEBuy (已被删除),代码上传时间应该是去年的12月份。 从这位名叫 gdby 的 github 用户的项目列表里可以发现,该用户并非原始代码的上传者,而是网上泄漏代码的收集者。
之后有人指出,其实早在6月份就有人向乌云提交了 GitHub 泄密的漏洞报告: http://www.wooyun.org/bugs/wooyun-2010-0119349。 苏宁官方其实早已知道泄漏问题的存在,却迟迟未作出妥善处理。
同时有人在知乎发起了如下问题:《在 GitHub 上面泄露了公司源码怎么办?》 问题发起者声称由于自己的工作失误将公司代码发到了 GitHub 上,该怎么处理。 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904468
之后可能提问者感觉事情有些失控,开始恐慌,企图修改问题避免更多人关注,但是被知乎网友以恶意修改问题的名义改回来,然后引发了该问题内容的反复修改。 从问题日志可以看出: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904468/log(已经拉不到底了)
截止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在 GitHub 上被 fork 了4000+,一度登上 github trending。苏宁易购的这位猪队友可以骄傲地在简历里添上一笔:“本人发布的『开源』项目曾荣登 github trending”。
以下内容摘自维基百科:
史翠珊效应(英语:Streisand effect),即试图控制、阻止公众了解某些内容,或压制特定的网络信息,结果适得其反,欲盖弥彰,反而使该事件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为互联网出现后新生现象之一。
美国歌手及演员芭芭拉·史翠珊在2003年状告摄影师肯尼思·阿德尔曼和网站Pictopia.com,令其移除阿德尔曼所拍摄的12,000张加州海岸摄影中含有的对史翠珊住所的空中摄影,以保护史翠珊的隐私。结果史翠珊败诉,次月有多达420,000人前来浏览阿德尔曼的网站。
2005年美国博客作家麦克·麦斯尼克首先提出“史翠珊效应”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