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究竟是什么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故又被称为「阳明先生」。王阳明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圣人」,他的学说「阳明学」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朝鲜和日本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相传东乡平八郎随身携带着一块写着「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虽然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不高,但是蒋介石确实是在留学日本的时候接触到「阳明学」,并从此成为王阳明的迷弟,以至于后来台湾很多道路、学校都以「阳明」来命名。由此可见,阳明学的确在近代日本很流行。

那么「阳明学」究竟讲了什么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儒学的发展历史。自从汉朝董仲舒「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正式成为了历代王朝的官方「国学」。然而儒家学说本质上不过是实行帝王统治的一套「臣民行为规范」而已。虽然儒学中也对帝王提出了一点点道德要求,但主要还是用来规范臣民行为的。儒学涵盖了伦理道德,甚至社会学和管理学,却和形而上的哲学全不沾边。这套干瘪的学术体系也许可以用来指导现实生活,但却很难支撑起人民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原地区蓬勃发展。佛教的那一套形而上的理论让在儒学体系中蹒跚几百年的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眼前一亮。到了宋代,儒家学者也试图汲取释道两教的理论来晚上自己的形而上理论体系。最著名的莫过于二程和朱熹的「程朱理学」,以及陆九渊的「心学」,而王阳明的「阳明学」正是从陆九渊的「心学」发展而来,因此也被称为「陆王心学」。

首先来说说「理学」。理学最早由北宋的周敦颐创立,经过二程发展,最终由朱熹集其大成。这套理论中,宇宙万物运行的至高真理被称为「理」,即「天理」,相当于道家学说中的「道」。理学认为人有私欲,导致背离了圣人之道。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又根据儒家经典《大学》中的记载,修身养性则必须「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最后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宋明理学为了完善「格物致知」这个理论,又提出了「理一分殊」和「即物穷理」说,即每个事务都存在自己的「理」,所谓「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由贯通之处」。相传王阳明早年学习程朱理学,践行「格物致知」,欲格尽竹子之理,一连格了七天七夜,差点精神失常。因此对「格物致知」说产生了怀疑。后世有人说王阳明格竹子完全误解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涵义,但事实上朱熹等人也并没有提出所谓「格物致知」正确的方法论。

虽然理学提出了唯物主义的「格物致知」说,但是何为「物」、「物」又如何「格」,除了泛泛而谈,理学并没有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当然,中国古代所谓的哲学一向也是如此的。后世人批判王阳明最大的一条罪状就是唯心主义。但事实上,宋明理学发展到后期,已经进入了死胡同。完全背离了人文主义精神,而「阳明学」正是一次儒学的人文主义的回归。值得注意的是,理学家「格物致知」的本意并非是研究什么物理学定律,而是妄图从客观物体中追寻人类社会学的伦理道德的至高真理,这种毫无根据的理论显然要比心学的「唯心主义」成分更加荒诞。理学的这种「唯物主义」和现代人相信「他出身时候太阳所在的其实是随意划定的星座位置会莫名其妙影响他的性格」差不多。

在心学体系中,万物运行的至高真理也被称作「理」,只是这个最高真理并不存在于外物之中,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陆九渊最早提出「吾心即是宇宙」说,「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又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同样地,陆九渊的心学借用了也佛教和道教的学说和概念。后来,陆九渊又提出了「心即理」说。自此,心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概念都已经形成了,就等王阳明来发扬光大了。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的「物」包含了「心」的概念,格物便是格心。当然这只是为了和《大学》中的这句话保持逻辑自洽罢了,大家也不同在原文中的意格物究竟是要格什么,文字游戏而已。王阳明本人也精通佛法,他提出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显然来自于佛教思想。他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更像是佛教的偈语。王阳明最伟大成就的是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说,被认为是一种认知和实践融会贯通的知识论。心学的意义在于,破除了传统理学中「人欲」和「天理」二元对立的状态,正视了人的本性。后来的泰州学派更是发展出了「人人皆可成尧舜」、「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的人本主义思想。

阳明学本身并没有什么深奥之处。当然在一些细枝末节方面后世多有争论。比如四句教的前两句,王阳明的两位弟子就各有不同的理解,但并不影响我们对阳明学的整体理解,无须过度神秘化阳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