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中的古僻字

[piq] 匕:用刀子切成薄片。

[gaq] 劜:拥挤。如:“车子里哪能介劜的啦?”

[moq] 木:木讷,迟钝。

[mhi] 咪:少,小。比如“一咪咪”:一点点。正字为“少”左右翻转,也作“弥”。

[phoq] 圤:读音如“扑”。量词,堆。比如:“一圤烂泥”。又转音为“泡”,如:“一泡屙”。

[haogn] 夯:读音如hang。用力打击,又引申为尽力,拼命做某事。如:“我夯了三大碗饭下去。”

……

Fournoas 说:

华人与狗不得外出

上海公立三甲医院名单

神经外科学

全国排名医院名称
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1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1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29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3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胸外科学

全国排名医院名称
2上海市肺科医院
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上海市胸科医院
8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9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心血管外科学

……

一部1973年美国人在上海拍摄的纪录片

偶然在 B 站发现了一部关于上海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来华的美国广播公司记者拍摄于1973年。考虑到拍摄时的时代背景,确实是相当稀有的影像资料。

snapshot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3年美国广播公司在北京设立第一个记者站,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广播公司两名记者来到中国,用镜头记录了上海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在这次美国记者来华的一年以前,意大利左派导演安东尼奥尼受到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华拍摄一部旨在宣传中国正面形象的纪录片。这部由意大利导演拍摄的名叫《中国》的纪录片后来成为了中国高层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冠以「反华」的帽子而受到疯狂批判,以至于国内虽然没有几个人看过,但却妇孺皆知。

和意大利人安东尼奥尼那部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不同,这部由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的相关资料很难在网上搜到。我试图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来还原这部纪录片的背景。

首先根据B站视频的简介,可以找到该视频在 YouTube 上的原始出处:

通过 Google 搜索,找到一篇2004年的中文报道——《美国广播公司相隔30年的上海记录》(见文末)。通过这篇报道可以得知,这部纪录片拍摄于1973年的秋天,拍摄两位的记者分别是当时ABC驻香港站记者特德·科佩尔和斯蒂夫·贝尔,而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The People of People’s China》。

……

消逝于上海的市场和商店

柳林路服装市场

1980年10月19日,柳林路开设经营服装为主的小商品市场。

起初的柳林市场,卖节约领、尼龙包和玩具等。翌年,增成人服装、童装童袜和皮革制品等,达七十多个品种;从零售为主拓至批量销售。

1985年,柳林路成为上海第一个有活动摊房的专业服装市场。路两侧建PVC型塑料封闭式摊房,沿路破墙或改建开店,遂为全国闻名的服装市场。

……

闲游复兴岛公园

复兴岛在杨浦区东南部,黄浦江下游,距吴淞口6公里。南起定海路桥,北近虬江口,呈月牙形,长3.42公里,中部最宽处550米。目前岛上主要分布着一些中央部属、市属企业和部队单位,也有少量居民。

该岛原为黄浦江中一处浅滩,其东为黄浦江主航道,西为运河浅水航道。清光绪三十二年已成雏形,1915、1916年在浅滩东侧抛石筑堤,滩面淤高。1925年,在南段三角形区段再抛石围筑土堤,充以泥土,1926年7月填成陆地。1928~1930年在中段再填充泥土,1930~1934年北段填泥、围埝,终成新岛。上海浚浦局在该岛兴建体育会,供员工日常娱乐、锻炼之用。

……